一场“24小时直播”展示5G无限可能
稿源: 凤凰网-科技 编辑:匿名 时间:2022-09-09 07:50:32

导读:本文是由匿名网友投稿,经过发布关于'一场“24小时直播”展示5G无限可能'的内容

5g 珠峰 环球时报 中国电信 基建 项立刚 疫情 航班 李正茂 智慧

5g 珠峰 环球时报 中国电信 基建 项立刚 疫情 航班 李正茂 智慧

编者按:2020年5月17日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一场“中国5G·24小时”全国线上大联播活动引发关注。通信业界有一句话,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那5G到底有哪些应用,对社会将带来哪些改变,中国5G发展到什么水平呢?针对这些话题,本次直播以24小时不间断的方式集中呈现5G在衣食住行、文化娱乐、工业场景、远程医疗、智慧民航、社会管理等众多领域的无限可能。直播中不仅包含主播讲述,权威专家解读,网友还可以借助5G+4K+VR技术的加持,强化观看直播的互动参与感。

不只是直播“带货”那么简单

直播在当前中国社会已经成为全民喜闻乐见的一种传递信息、交流情感、展示成果甚至“带货”的全新传播模式。“中国5G·24小时”这一视角新颖、内容丰富、方式创新、解读专业的直播播出后备受关注。

中国电信集团总经理李正茂在直播中从大家都熟悉的工作、教育、医疗出发,通过场景和案例,对网友关心的问题做出生动的解答和展望:现在看到的不管是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影视、智能驾驶、智慧城市,凡是有“智慧”这个字眼的,基本都跟5G有关,这就是5G带来的非常本质的变化。基于这个变化,几乎所有行业都会受到5G的影响,行业的运作模式、形态可能会发生完全意想不到的新变化。

5G搭建了无形的办公室。李正茂表示,这次疫情发生以后催生了很多工作方式的变化,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居家办公。办公场所是一个具体概念,以后网络通道就相当于一个无形的办公室。5G能满足很多人的愿望,让工作和爱好得到平衡,想象空间非常大。

5G让教育“大变身”。李正茂预测,5G对教育体系会带来很大变化,过去学校有围墙,今后学校是没有围墙的,将是开放、公开、大规模的高质量教育。在5G的帮助下,距离将不再是教育难以逾越的鸿沟。

5G也让远程手术成为现实。李正茂解释称,人在听音乐、看电视时,对100毫秒的时延几乎没有感知,但在手术中,100毫秒时延可能造成患者生命危险,这是过去远程手术无法进行的原因。5G时代,远程医疗的时延低至几毫秒,让手术的安全性得到充分保障。假如患者是传染病,远程医疗还能保护医生自身的安全,避免感染。

知名通信专家项立刚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5G直播是5G整体能力中很小的一部分,但通过直播这种形式可以将中国电信等中国运营商目前可以提供的最新5G技术、中国5G的最新发展成果、5G在中国对多个城市多种业态进行融合发展的最新进展进行集中展示,并且可以让普通用户、相关企业、地方政府共同来思考5G+可以带来的技术实现方式、商业形态以及社会管理模式的更多可能。

全球首架5G航班与智慧民航

全球首架5G航班什么样?在直播中亿万用户共同见证全球首架5G航班HELLO 5G号(上图)起飞。长龙航空董事长刘启宏介绍了5G与航空深度融合带来的改变。

刘启宏介绍说,如今旅客在5G航班上可以享受智能服务,体验更好的娱乐。据介绍,这次推出的HELLO 5G号借助“5G+卫星通信+VR体验”,由长龙航空提供旗下空客A320客机,中国电信提供技术支持,共同为旅客提供特殊的机上VR体验和航空互联网服务。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随着5G的应用,航班可以直接引进和改装5G设备,不局限于局域网,而是和互联网连接。有了这个连接,客舱的媒体生态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旅客不仅可以畅享直播、在飞机上开视频会议,而且可以在飞越某个海岛时实时定位,线上购买海岛特产并寄送到家,过去飞机上只能反复翻阅一本杂志、看有限的几部电影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据了解,5G正在从保障航班安全、助力顺畅运行、让出行更便捷等方面赋能智慧民航。在广州白云机场,5G正在被应用于机场安保。白云机场监控设备已通过5G网络实现高清视频实时回传,并可进行即时分析。此外,通过5G网络,白云机场还实现了安检、视频监控、身份证识别、室内定位等数据融合,建立了统一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做到快速发现、实时出警。

刘启宏表示,利用5G技术,客机传感器收集的关键数据可以及时传回地面,随时监测飞机状态,减轻飞行员负担。地勤人员也可以通过5G技术,在检修时将高清图像回传,在总部专家的指导下排除故障。空姐、地勤、空保等航空相关岗位都需要持续培训,如今利用5G+AR技术,可以完成远程教学,实现“人人可学,时时可学”。

为乘机人提供更加全面的乘机信息也是智慧民航的组成部分。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东航基于其App推出“5G+东航服务网”系统,除了常规的出票提醒、值机提醒、登机提醒、催促登机提醒、登机口变更、行李提取转盘等信息,还新增到登机口预计用时提醒、行李装机提醒、行李上转盘提醒、无成人陪伴儿童登机与交接通知等。

云上体验珠峰“风云变幻”

中国有关机构正在重新测量珠峰高度,在这一重大工程背景下,“5G上珠峰”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直播节目中推出了5GVR慢直播·云登顶看珠峰活动。

《环球时报》记者发现,依托于中国电信5G技术传回的直播画面,可以看到珠峰的绒布寺、珠峰近景(下图)、珠峰远景、珠峰大本营的实时画面,还可以借助5G+VR技术收看360度全景画面,远处的雪山、没有一丝云彩的蓝天,让远在北京的记者对世界屋脊充满遐想,只有画面中呼啸的大风把记者的思绪又拉回现实之中。

据了解,目前5G信号已经覆盖珠峰大本营。中国电信天翼云提供技术支持,发挥天翼云+AI优势,助力网友在云端见证珠峰日升日落。和3G、4G时代相比,大家看到的是4K超高清画面。

对于5G上珠峰,中国通信专家项立刚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包括中国电信在内的中国运营商纷纷在珠峰上建设5G基站,这一方面是为了配合国家重测珠峰高度的工作,另一方面5G上珠峰对于每年大量攀登珠峰的登山者的通信保障带来巨大提升。项立刚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哪个登上珠峰的登山者不想利用5G网络来一段从世界屋脊发回的直播画面呢?另外,能在珠峰上实现5G网络的覆盖,说明在基站的通信能力、供电、运维等方面都达到极高的要求,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在这么极端的地理、气候条件下都能够实现5G网络的覆盖说明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具备这种能力。

5G时代网络安全怎么保障

智能制造、车联网、远程医疗、智慧城市等行业应用领域对网络安全提出更高要求,而且随着国家加快“新基建”步伐,5G通信网络也将日益融入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那在5G时代网络安全将如何保障呢?中国电信等运营商和国内通信专家分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5G时代万物互联,5G+云、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充分调用,数据信息在高效交互过程中的安全性是5G建设的重中之重。为了强化网络安全,电信日前在业界率先发布《5G SA安全增强SIM卡白皮书》(“白皮书”)。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白皮书主要增加基于5G SA核心网络的两种认证机制,其中SUCI计算方案利用高安全等级算法对用户身份加密后再传输,可保护接入连接设备用户的身份隐私,避免被跟踪攻击。5G SA安全增强SIM卡(以下简称“5G安全增强卡”)新增的GBA功能则可创建安全数据通道,满足差异化安全需求。基于5G网络,GBA认证较传统的短信认证、账密认证等方式,安全性更高,非常适合5G车联网等安全要求高的场景。据了解,现有4G用户无需换卡,只要更换成5G手机就能在5G信号已覆盖的区域使用5G业务。

通信专家项立刚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网络安全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最初互联网主要解决信息传输,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其中就有移动支付、电子商务、定制服务等内容,5G时代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大到社会管理的多个层面。比如,5G时代街上的智能灯杆,除了最基础的照明功能,还可能会集成PM2.5监测等环境监测、安防摄像头乃至智能广播设备等和社会管理息息相关的设备。如果有小贩在智能灯杆周边占道经营,那城管部门接收到相关数据后可以通过智能广播系统让他尽快离开。如果有小偷在周边活动,警察可以借助智能灯杆的安防功能及时制止犯罪行为。这些数据都是社会管理的一部分,哪些人、哪些机构有权调用数据,都需要通过未来的社会管理机制、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专家:5G对中国有重大现实意义

知名科技媒体创始人宿艺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电信主导的“中国5G·24小时”直播活动除了展示5G技术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可能性,还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5G牌照发放已近一年。但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复杂、跨度最大的一代通信技术,5G对人类生活方式、产业赋能的变革才刚刚开始。特别是在疫情冲击、国家“新基建”的推动下,5G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在这个关键阶段,我们迫切需要让广大用户真正认识5G、了解5G、拥抱5G;我们需要各行各业共同完成5G生态圈的裂变式发展。

项立刚也特别强调了5G与国家提出的“新基建”之间的重要关系。他认为,基建主要包括交通、能源、通信三大核心领域。新基建中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让这些基建领域变得更智能,这个过程中5G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领头羊。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中国通信学会理事长陈肇雄17日在2020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致辞时表示,我国光纤用户渗透率达93%,4G用户达12.8亿,规模全球第一。5G商用加快推进,开通5G基站超过20万个。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占GDP比重超过1/3,增长贡献率超过50%,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动力。社会信息化向更高水平拓展,电子政务、智慧医疗、在线教育等新模式加快普及应用,电信普遍服务持续深入推进,网络扶贫成效显著,行政村光纤通达率、4G通达率均超过了98%,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疫情期间,信息通信技术(ICT)成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支撑复工复产复兴的有力武器,大数据有效服务中央和地方疫情态势研判和精准施策,“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提供境内外到访地查询服务超过11亿次,助力疫情排查;5G+远程医疗等应用服务近万家医疗及相关机构,20余种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在数百家医院;“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稳定运行,访问超过16亿人次。

编辑: 匿名

本文网址:http://ycbeijing.com/news/1011495.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匿名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北京资讯报的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