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是由匿名网友投稿,经过发布关于'探访“冰坛”:两块训练冰场可功能转换,配备宿舍、餐厅'的内容
新京报讯(记者 吴娇颖)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综合训练馆“冰坛”日前竣工,成为今年第一个竣工的北京冬奥会新建场馆。记者今日(5月29日)实地探访了解到,目前场馆正在进行场地养护、清洁及外围绿化等收尾工作,预计今年9月30日完成全部装修等工作,将于明年正式启用,用于国家队训练和冬奥会赛前准备。
“冰坛”位于地铁国家图书馆站C口附近,在国家图书馆门口可看见完整外观。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据悉,交付后,“冰坛”将成为国家体育总局在北京唯一的冬季冰上训练比赛基地,承担国家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训练、科研任务。
场馆内冰场制冷系统已经安装完毕。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两块冰场制冷系统安装完毕,可根据比赛项目需要转换
冬运中心综合训练馆项目位于首都体育馆北侧,总建筑面积33220㎡,分为地上六层、地下一层和局部二层,主体建筑高度为30米。
从高空看,场馆是一个冰壶的横剖面,从侧面看,则是一道道短道速滑的“冰痕”,因此也得名“冰坛”。据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宏江介绍,“冰坛”外立面共使用3800多块玻璃和6500多块铝板,每一块玻璃规格都不一样。
场馆拥有2块31米×61米符合国际赛事标准的冰场,其中一层冰场是我国第一块标准冰壶训练场地,将作为国家队训练使用;三层冰场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赛时短道速滑训练场地,赛后供国家短道速滑队训练。
施工人员在进行场地养护的收尾工作。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5月29日下午,记者在场馆内看到,位于一层和三层的两块冰场均被厚厚的地毯覆盖用于养护,施工人员正在收卷地毯,检查场地地面是否有开裂现象。
现场施工人员告诉记者,这两块冰场均采用单独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系统,是国内首个二氧化碳直接蒸发制冷冰场。“与传统制冷方式相比,可以大幅减少排放,更节能环保。”
据其介绍, 这两套制冷系统可以互相备用,还可以根据需要转换成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冰壶专业赛场,目前,场地制冷管道已经全部安装完毕,正式投用前将进行制冷试验。
工作人员在运动员宿舍进行内部装修。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配备100间运动员宿舍,可实现生活训练一体化
宏江告诉记者,“冰坛”不仅仅是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等国家队的训练场地,还配备了科研医疗康复用房、运动员宿舍、餐厅、休闲娱乐等设施。“未来,国家队运动员可以在这里实现生活、训练、医疗康复等一体化。”
场馆的四楼、五楼和六楼,划分为约100间运动员宿舍,及用于接待来访人员住宿。据介绍,住宿区一共有6种房型,每间房面积30㎡至60㎡不等,均配备独立卫生间,其中标准双人间约有60间。目前宿舍区软装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清洁工作。
位于场馆顶楼和六层之间,设计为运动员的休闲场所,“这是一个露天的大阳台,运动员训练之余可以在这里喝喝咖啡, 或者举行一些娱乐活动。” 宏江介绍说。
在场馆顶楼可以看到,与“冰坛”相邻的首都体育馆外立面改造工程也已经完成。按照规划,新建的冬运中心综合训练馆“冰坛”、冬奥赛事中心,将与改造后的首都体育馆、首体综合馆、首都滑冰馆、运动员公寓一起,形成由一个竞赛场馆、三个训练场馆、两个配套设施共六个主要建筑为核心的首体运动园区。
新京报记者 吴娇颖
编辑 李国君 校对 李立军
编辑: 匿名
本文网址:http://ycbeijing.com/news/1025282.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匿名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北京资讯报的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