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是由匿名网友投稿,经过发布关于'全国人大代表杨光:天津百场云招聘,促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内容
新京报快讯(记者 李玉坤 郭薇)今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874万人,创历史新高。在疫情影响下,高校推迟开学、企业延迟复工、线下招聘取消,求职机会变少,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
新京报记者采访到正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光,请他介绍促就业的“天津方案”。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光。受访者供图
天津市加大网上招聘力度
新京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1万多字的报告,39次提到就业,凸显了特殊时期经济社会工作的重心,你认为今年的就业工作应该怎么做呢?
杨光:做好今年的就业工作,有几个方面要做。
首先是“稳”,就是减轻企业负担,稳住企业用工岗位。落实好社保费免减缓政策,加大援企稳岗支持力度,做好企业用工调度保障、劳动力“点对点”返岗复工服务,多措并举、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截至4月底,我们已为企业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73.8亿元;向3万多户企业返还失业保险5.6亿元;为100多家重点企业协调解决用工1万多人。
其次是“扩”,就是扩大就业渠道,开发更多就业岗位。通过挖掘内需、加大投资、稳定外贸、培育壮大新动能,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不断拓展就业空间。同时,通过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影响,我们全力支持企业开展线上技能培训和以工代训,截至目前,已培训超过30万人次。
第三是“兜”,就是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切实兜牢民生底线。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强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安置,发挥失业保险作用,为困难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截至4月底,已发放失业保险金3.4亿元,帮扶1.1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新京报: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大众关注的重点,天津怎么做好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
杨光: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直是稳就业的重中之重。今年,天津市通过鼓励企业吸纳一批、引导基层就业一批、支持创业带动一批、实习见习留用一批,为高校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挖掘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比如,在支持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上,给予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最长3年的社保补贴和1年的岗位补贴。在支持毕业生创业上,给予最长3年、最高50万元的担保贷款,并全额贴息。再比如,在支持就业见习上,将见习人员范围扩大至天津市中专、技校毕业生,见习生活费补贴标准由最低工资的75%提高至80%,单位留用奖励标准由每人2000元提高至3000元,支持开展大规模就业见习。
此外,对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天津市开展实名服务,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零就业家庭的毕业生,实行“一对一”帮扶举措,政策服务全兜底。截至4月底,天津已帮扶1.9万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现就业。
同时,为做好疫情防控,天津市加大网上招聘力度,启动实施了“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举办行业性、区域性专场招聘。开展“海河英才”服务月活动,举办“天下英才,津等你来”百场“海河英才”系列云聘会,为高校毕业生搭建线上、云上人力资源服务平台。
推出“海河工匠”建设政策 培育高技能人才
新京报:近年来,天津市的“海河英才”计划备受瞩目,也吸引到了不少人才,今年,“海河英才”计划采取哪些方式引进人才?
杨光:“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引才聚才效果明显,为天津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人才活力。截至4月底,已累计引进各类人才26.9万人,平均年龄32岁,本科以上学历超过74%,认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485家,通过“企业提名单、政府接单办”的方式,支持企业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近5000人。
今年,我们将聚焦助力新动能引育,重点抓好“项目+团队”政策的推进,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动能领域,推动领军人才、优秀团队和高端项目“带土移植”,服务天津高质量发展。
新京报:你今年还带来了怎样的建议?
杨光:我在调研产业发展、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发现企业和基层普遍反映一个问题,就是技能人才队伍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制造强国的要求。比如,在总量上,技能人才长期供不应求,特别是高端新兴产业技能人才缺口较大,难以满足发展需要。在结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技能人才占比低,从总体情况看,仅有两成。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制约着产业转型、新动能培育。
为了加强技能人才培养,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天津市近年来不断进行探索。2019年,在“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基础上推出了升级版——“海河工匠”建设政策,重点对“海河英才”提出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升级完善。政策实施一年多来,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截至4月底,已累计认定了205家企业培训中心,以及一批公共实训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授权一批企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
对于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我作了一些思考,提出三方面建议,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一批普通院校向职业院校转型,扩大职业院校规模,同时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促进技能人才队伍总量不断增加。充分用好企业资源,创新完善企校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机制,培育壮大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促进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探索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归口管理,促进技能人才培养渠道更加通畅。
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郭薇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立军
编辑: 匿名
本文网址:http://ycbeijing.com/news/1022442.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匿名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北京资讯报的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